鸡肉配辣椒炒食最佳
编辑:王新权 时间:2022-12-13 14:44:00
鸡是家禽群体中的排头兵,全世界几乎找不到忌讳食鸡的民族。鸡肉适应蒸、烤、烧、卤、酱、扒、炖、煮、爆、炸、炒、熏等多种烹饪方法,可光鸡净烹,也可剁块加配料炒食。整、半、块、片、丁、条、丝、粒、米、茸、丸、卷、包,亦可作馅料,能与多种蔬菜、瓜果、菌藻搭配,口味也是酸、甜、苦、辣、咸、麻、香、鲜,加多种复合,可谓是优质的万能食材。
为什么说鸡肉配辣椒炒食最佳?需要分析一下鸡肉特点,辣椒特点,烹饪方式对食材中营养素的丢失与保护,以及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。当然,风味也是评价一道美食的标准之一。

先来说说鸡。鸡肉含有高蛋白质,低脂肪,低胆固醇,相对畜类食材“吃四条腿的,不如吃两条腿的好”。这个好字是从人体健康角度来说的。那么,哪种鸡的肉质好呢。在不能进行肉质化验得岀科学数据的前提下,应该说善跑善斗善飞,同等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慢,肉质紧实,含水量低,瘦肉率高,脂肪含量少,基因纯正的各地原种鸡,非杂交鸡,必然是优质鸡。 进一步分析,鸡皮薄,皮下无脂肪层,毛孔细密,鸡爪肉少,腿细长,后胯窄,胸肉显瘦,多是未经杂交的各地原种鸡。至于在鸡性成熟初期体形大小不一,体重轻重不同,那是鸡的种群特征。消费者喜欢与不喜欢,则是长期消费习惯养成的。当然,适用枣庄辣子鸡的鸡种,还应是当地活毛体重在3市斤左右的孙枝鸡。 辣椒是鸡肉的最佳配料。辣味是目前世界第一流行口味。至于微辣、中辣、特辣、麻辣、酸辣、甜辣、焦辣、煳辣等等辣味,那是人对辣度辣味的接受程度,各自有别。但是,辣椒却是万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佳蔬,每百克鲜辣椒含维C98毫克。成年人每天需要维C75毫克,摄入多时则随汗液尿液排岀体外,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。各地产的鲜辣椒含维C稍有差別,但百克辣椒不会低于90毫克。辣椒中的维C属天然性,人体易于吸收利用。维C又是抗氧化剂,参与体内生化反应。辣椒与鸡肉搭配经烹饪会产生一种十分诱人的鲜辣香味,尤其是枣庄皱皮辣椒与鸡肉搭配,更是无与伦比,独特绝佳。烹醋又能保护维生素C经加热时的损失。 烹饪方式关系人体健康。人类自从脱离了生呑活剥,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,进入用火熟食后产生了众多的烹饪方式。同时,熟食促进了人大脑的发育,从此人与动物完全区分开了。 烹饪方式的分野是人们生存智慧的结晶,也是为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需要。起初使用一定会感到新颖,但是随着实践的延续,有些烹饪方式对食物营养素的破坏便显现岀来,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,并不是完全科学的烹饪方法。如炸法食油的反复高温,会产生过氧化脂,对人的心脑血管健康有直接影响;烤熏食物会产生苯并芘,长期食用诱发癌症产生;酱卤食物腌制时间长,会产生亚硝酸,对健康无益;炖煮肉类一般时间较长,又多带汤带汁,汤汁中会产生嘌呤物,随着年龄增长,食用带嘌呤高的汤汁会导致尿酸沉积到软组织、关节和肾脏中,关节经常无源疼痛,则应考虑少吃带汤汁的食物,尤其更应少喝炖煮的肉汤;烧扒类烹制的鸡肉属于传统名小吃类,经销中流通时间较长,有一定的保质期,肯定会有食品保质添加剂,最好不宜多吃常食。 分析适应烹制鸡肉的加工方法,最好还是采用蒸炒法。清蒸鸡是科学的烹饪方法,当然蒸也有42种方式。枣庄辣子鸡属于炒法烹制,而且是38种炒法中的生炒技法,不同于炖煮后再掺拌辣椒成菜,也不同于将鸡肉油炸后再加干辣椒节烹制成菜。枣庄辣子鸡是最最科学的烹制辣子鸡的方法,直接生炒,瞬间完成,一气呵成,全面保护了各种营养素的流失破坏,这是枣庄百姓的智慧,后人一定要传承好这种加工辣子鸡的技法,这便是笔者多次提到的“创新不离本”。 风味也是评价一道美食的标准。分析上述烹饪技法对加工鸡肉菜的优劣,为什么不科学的烹饪技法仍然在普遍使用呢?看来主要是为满足消费者对食物丰富多彩的口福之欲。中国人吃饭不同于境外某些国家,把进食仅仅看成类如汽车加油,男子刮胡须的必须行为,国人把吃饭不仅看成是生理必需,还看成是一种享受和文化。烹饪中的某些缺点,被精神需求所掩盖,缺点反而退其次。 说到辣子鸡的好吃与否,主要有四个因素决定的。一是鸡的品种,也就是主料食材,烹制后入口的鸡肉紧实筋道,有嚼头,那种吃到口中如嚼棉花,不用香料压盖腥气大,肯定不是品种好的鸡肉。因此,在同等养殖环境条件下,好吃与否,鸡的基因品种占60%强;二是饲料占15%;三是养殖方式占10;四是养殖时间占15%。 好食材,简单做,说的再直白一点,好品种的鸡肉做熟有盐就好吃,至于什么秘制、御厨、独创、特制,酱料专配,不过是一种营销说辞而已。至于外地辣子鸡加放了多少多少种名贵中药材调味品,妥妥的无病吃药,对鲜味十足的鸡肉菜造成了直接的复盖,只能售卖给对美味没有记忆的消费者。食无定味,适口者珍,不应违背中国菜肴调味的基本原理。再说辣子鸡吃的是辣鲜味,鸡香味,本真味。那种五香味,八大味,复合味,材料味突显的辣子鸡,属于烧鸡、扒鸡、酱鸡味型。 鸡吃骨头,鱼吃刺,老牛吃嫩草,食鸡要趁早。这是枣庄民间百姓中一直流行的俗语,口口相传。有无道理?小鸡在性刚成熟,大概在百天左右,早晚要看鸡的品种与食料,鸡皮下,鸡脖颈,鸡骨间,鸡腔内,脏器连接处,尚无脂肪,瘦肉多,再继续生长,不但鸡骨老硬,而且增重的多为脂肪。到那时,老鸡的骨头是不能嚼食的,所以,食鸡要趁早。传统枣庄辣仔鸡是可以连骨带髓嚼食。至于烹醋炝,调味料简单,都是枣庄辣仔鸡的优势,这个好传统最好别丟。 目前,辣子鸡配料中除辣椒外,又加土豆片、山药片、猪五花肉片、麻花段、面饼、面条、牛鞭、鲍鱼等,不是不行,但都是创新的风味辣子鸡,非传统枣庄辣子鸡。特别是有些食材含淀粉丰富,装盘显得粘粘糊糊,是否辣子鸡的品相会降低。